自去年以來,海外不少經濟體對疫情管控政策進行了明顯調整,尤其是今年以來,人口出行方面的限制大幅減少。在疫情管控政策調整后,各經濟體的人口出行恢復到正?;?,大概用了多長時間?恢復的路徑是怎樣的?
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表示,人口流動恢復正常是經濟正?;那疤?,所以研究其它經濟體人口流動恢復的路徑,可以為研究我國經濟的未來恢復路徑提供一定借鑒。
中國香港:3-4個月時間
梁中華分析,我國香港地區在3月份宣布暫緩全民強制核酸檢測工作。與此同時,香港的疫情反彈也在進行。從今年2月上旬開始,香港地區確診病例數量快速攀升,5月中旬附近回落至相對低位,總共持續了3個多月時間,之后雖然也有抬升,但幅度相對較小。
2月下旬的這一波疫情反彈,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,香港最明顯的一次疫情反彈。而這一波人口流動從下滑到恢復正常,用了3-4個月時間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根據港鐵公司的數據,香港交通客流量在2月份出現大幅跳降,3月繼續下滑,4月份開始逐漸恢復,到5-6月份才恢復到正常水平。
不過,這里說的“正?!?,只是相比本輪疫情暴發之前的水平(即1月份),并非與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對比。如果與疫情之前相比,由于受到國際旅行的限制,整個發達市場的人口流動量還是處于偏低的水平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盡管6月份之后,我國香港地區疫情也有回升,但對交通和經濟數據的影響已經不大。
截至5-6月份香港交通恢復正?;?,新冠累計確診病例數占總人口數的比重(這個比例和檢測量也有一定關系),從不足1%升至16%以上,當前已經接近27%。目前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占總人口比重為0.14%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中國臺灣地區:耗時4個月
從今年4月以來,我國臺灣地區疫情防控政策出現大幅放松。該地區新冠確診病例數量從4月初開始不斷攀升,而直到現在每天新增病例數仍然維持在高位,疫情暴發持續的時間已經超過7個月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不過,經濟活動的恢復并沒有用那么久,大概4個月。梁中華分析,仍以人口流動數據為主要參考,我國臺灣地區汽車、鐵路客運量在4月份明顯回落,但到了今年8月基本回到了這一波沖擊之前的水平,所以人口流動和經濟活動的恢復大概用了4個月的時間。
截至目前,我國臺灣地區新冠確診病例數占人口比重接近34%,死亡人口占比接近0.06%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越南:拉鋸時間較長
在去年10月份之前,越南的疫情政策以嚴格防控為主,但從去年10月就開始大幅調整疫情政策,今年3月宣布全面開放國際旅游。
從去年4月以后,越南疫情開始零散暴發,不過防控政策較為嚴格,所以疫情很快被控制。去年10月之后有過一波暴發,不過幅度相對較小。但今年2月初以來,確診病例數大幅攀升,一直到5月初才回落至低位,差不多中間也經歷了接近3個月時間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從人口出行來看,去年4月以后,隨著疫情斷斷續續暴發,越南交通客運量大幅下滑,直到10月份開始放開疫情防控后,交通客運量快速回升,到今年4月回到相對正常的水平,不過距離疫情之前仍然有較大差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2月份放開國際旅行后,越南游客到達量快速修復,盡管當時疫情還比較嚴重。
截至11月中旬,越南新冠確診人數占總人口比重接近12%,但這一比例和是否進行核酸檢測也有一定關系。新冠死亡病例占總人口的比重為0.04%。
(來源:海通證券研究所)
關注疫情政策,任重道遠
其它經濟體的經驗也可以參考。新加坡從3月底開始放開疫情管控,韓國從4月份以后開始放開疫情管控,放開后疫情均有一波又一波的暴發,但每一波確診病例的峰值都越來越低。
整體來說,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,居民的出行也會減少,但從大的趨勢上來說,人們的出行意愿是在改善的。
綜合來看,海外經濟體在疫情政策大幅調整后,疫情的暴發也會對人口出行、經濟活動產生影響,影響時間大概為3-4個月,之后逐步恢復,向著長期的路徑恢復。
但每個經濟體的情況又有不同,從疫情政策調整的方向和節奏來說,需要考慮藥物、疫苗等醫療方面的準備是否足以抵御疫情,也需要考慮在過去兩年感染和死亡的病例數量,還需要考慮到居民對于病毒的認知。每個經濟體情況都不太一樣,所以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(欣欣)
視覺設計:吳越佳
視覺總監:張秀菊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